康码生物创始人郭敏:造出生物“光刻机” 实现蛋白质合成产业化|连线创始人
(原标题:康码生物创始人郭敏:造出生物“光刻机” 实现蛋白质合成产业化|连线创始人)
本期访谈人物:
康码生物创始人、董事长郭敏
“生物反应器是制造生物药的设备,如果把生物药类比作芯片,那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反应器就是下一代光刻机。”
▍个人介绍
康码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上海市侨联委员;
浦东新区政协委员。
▍第一标签
无细胞蛋白质合成产业化先行者
▍公司简介
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康码生物)成立于2015年10月,由创始人郭敏博士和十余名归国博士、博士后、教授共同组建,至今已发展成为一家集D2P(DNA-to-Protein)体外无细胞蛋?质合成技术、?物医药创新产品研发、蛋白序列智能算法三项核心能力为一体的高新技术生物医药企业。经过7年的D2P技术积累,康码生物现已实现了工业化蛋白质合成,公司正在建设的160吨级D2P蛋白质生产基地,预计将在今年3月投产。
在国内生物医药厂家采用传统的细胞培养方式制造蛋白质时,康码生物自主研发出D2P(DNA-to-Protein)创新技术,改变了行业现状。
2020年,康码生物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条5吨级蛋白质工厂自动化产线。2023年,公司正在建设的160吨级D2P蛋白质生产基地,预计将在3月投产。
康码生物创始人、董事长郭敏在中科大本硕博连读,毕业后去了美国圣地亚哥Scripps研究所,之后留校成为副教授,博导。“我长期在做蛋白质合成理论研究,知道这个技术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在美国的实验室我们不做工业化应用,但如果能够实现是非常有价值的。”带着这样的信念,郭敏萌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郭敏多次提及要做有意义的事情。诚如他所说的,蛋白质制造在整个生物产业中,D2P比现有细胞培养技术先进一代以上,如果做成了会成为万亿级的市场,能把药物价格降低10-100倍,这件事情意义足够大。
蛋白质制造是生物产业的底层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在国内生物医药厂家采用传统的细胞培养方式制造蛋白质时,康码生物自主研发出D2P(DNA-to-Protein)创新技术,改变了行业现状。
今年1月,在上海周浦国际医学园区,康码生物创始人、董事长郭敏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专访,讲述他专注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研究,创立康码生物的历程,揭开D2P创新技术如何打破卡脖子局面。
造出生物产业的“光刻机”
蛋白质是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最基础的物质,无论是药品、疫苗、体外诊断,还是医美产品、化妆品,底层物质都是蛋白质。
现在绝大部分的生物医药公司还是采用细胞培养的传统方法来制造蛋白质,但这类方法需要较长时间。在郭敏看来,细胞培养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养殖技术,是农业化制造蛋白的技术;而体外蛋白质合成则是一个工业化技术。
康码生物自主研发的D2P技术,可定制蛋白质序列,直接由DNA编码合成蛋白质。与传统的细胞培养方式相比,D2P可以快速、高通量、低成本合成特定目标蛋白质,“D2P直接体外合成蛋白,只需要3个小时,大大缩短了传统生产工艺流程。”郭敏说。
“我们为生物医药公司提供底层技术的解决方案,这种类型的企业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屈指可数,而且做到我们技术领先程度的非常少。”郭敏解释,就像电子行业一样,做手机的牌子很多,做手机壳的更多,但往上收拢则会越来越少,比如做手机屏幕、镜头的很少,做芯片和光刻机的就更少。像芯片在电子行业一样,蛋白质制造是生物产业的底层技术,平台技术,核心技术。
此外,郭敏还透露,康码生物在今年开发出了全世界首台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是制造生物药的设备,如果把生物药类比作芯片,那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反应器就是下一代光刻机。”
成果产业化 向年产能160吨冲刺
无细胞蛋白质合成在实验室和理论层面的高效率、低成本潜力毋庸置疑,但从实验室到量产才是更关键的。
“大概在康码成立1年左右的时间,就有投资人过来问我们这个技术实现量产的可能性,当时我说99%是做不成的,但这个事一旦做成了就有很大价值。”郭敏这样回忆道。
结果证明郭敏的坚持是值得的。2020年,康码生物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条5吨级蛋白质工厂自动化产线。
此后,康码生物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新阶段。2022年初,康码完成A轮融资,投后估值约28亿元。2023年公司正在建设的160吨级D2P蛋白质生产基地,预计将在3月投产。
此前就有关注合成生物领域的投资人对记者表示,会持续看好合成生物这个方向,但站在投资的角度上来说,也会更加关注这些科技公司未来的产业化逻辑能力。
投资机构最看重的合成生物企业的量产能力,也正是康码的核心能力,这代表着公司已经突破了产业化最困难的一环。如此一来,康码便可以实现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生产方式替代传统蛋白质制造方式。
郭敏还介绍,康码目前已经搭建了从研发到生产全链路技术覆盖的制造平台,除了做底层技术的研究,也做产品的开发。“我们现在大概是70%左右的精力还是放在底层技术的开发升级上,另外有30%的精力是放在基于现有技术的新产品开发上。”
据悉,康码利用D2P技术已经成功合成出了新冠病毒阻断剂-康斯汀蛋白“Kansetin”。康斯汀蛋白可有效阻断原始株-Alpha-Betta-Delta-奥密克戎多种突变株,是已知的具有最强抑制力的广谱抗新冠病毒变种的蛋白质分子。2022年3月实现了基于康斯汀蛋白的“Lencoron栏冠”新冠病毒防护系列产品的产业化,日产能达8吨,是世界上第一款基于无细胞蛋白质合成技术大规模生产并销售的产品。
康码重点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还包括D2P无细胞生物合成的医美健康肽、四代GLP-1、抗菌肽、免疫毒素、人造血红蛋白、新型疫苗、减肥保健食品等生物医药新产品。
未来还有这些目标
在郭敏的战略规划中,康码未来3年有3个目标:技术上,实现D2P技术的迭代,除了百吨级以上的产业化制造,还要推动产线进阶到全自动阶段,产线国产化率99%以上,全流程100%自主可控;应用上,推动审批难度更大的功能性医美产品、医疗器械、生物药物等的研发生产和审批上市;营收上,向10亿级的营收目标冲刺。
回顾郭敏的创业历程,其在中科大本硕博连读,毕业后去了美国圣地亚哥Scripps研究所,之后留校成为副教授,博导。作为全美最大的私立非盈利研究所,Scripps成立70年来第一次由一位在中国培养的博士成为美国的博士生导师,领导在美国的基础科学研究。郭敏教授是当时所里最年轻的PI(独立研究员),也是最活跃研究经费最多的课题组之一——据Chris Liang教授回忆。
“我长期在做蛋白质合成理论研究,知道这个技术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在美国的实验室我们不做工业化应用,但如果能够实现是非常有价值的。”带着这样的信念,郭敏萌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
郭敏在辞职前曾向之前的导师Paul Schimmel教授寻求建议,“Paul说:当你选择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这件事情如果做成了,它的意义有多大。如果这个事情意义足够大,值得你去投入、去冒险,那就去做!每个人的时间和生命都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做那些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
在郭敏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蛋白质合成技术的工业化。“蛋白质制造在整个生物产业中,D2P比现有细胞培养技术先进一代以上,如果做成了会成为万亿级的市场,能把药物价格降低10-100倍,这件事情意义足够大。”
于是,郭敏辞职回国。康码生物于2015年在上海成立,7年过去,公司员工已逾300人,其中70%以上为研发人员。
在采访的最后,郭敏还向记者透露,康码的B轮融资正在有序推进中,公司也在推进科创板上市的规划。
在科学上,在商业上,在给大众创造价值的事情上,康码做着非常困难但又充满意义的事业,郭敏将和他的团队继续一路向前。
对话1000位行业领军人物:安安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