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全面超越美国
01
比照亚洲四小龙发展,中国经济奇迹,并不突出
按照中国发展的规划,2035年,中国基础实现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50年,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人均GDP向美日德英法头号发达国家靠齐。
从最直观的人均GDP看,2035年,中国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以上;205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以上。
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是1万美元,距离发达国家门槛,还有一倍的差距。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人都说这是经济奇迹。
但如果我们对比亚洲四小龙,会发现,中国经济发展是迅速,但相比四小龙,还是逊色不少。
亚洲四小龙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的统称,二战后,这四个地区平均只用了30年时间,全面实现了现代化,成功迈入发达经济体。
为了更简化对比,我们就选取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和韩国作为参照物。
新加坡是1987年成为发达国家,韩国则是在1997年。
新加坡成立于1965年,成为发达国家只用了20年时间。
韩国成为于1948年,经济起飞阶段是在1961年后,即朴正熙发动政变上台后,韩国用了35年时间,成为发达国家。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中间这30年走得很坎坷,但也基本上为中国工业化打下了基石。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驶向了快车道,40年过去了,现在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从人均GDP看,只相当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韩国。
中国还需要再努力15年,才能进入发达国家门槛。
如果中国在2035年成功完成目标,只算改革开放后的时间,中国要用55年时间,成为发达国家。
相比亚洲四小龙,中国成为发达国家要多花20到40年时间。
02
中国成为发达国家花时间更长,是因为中国更大
按照上面的比较,中国经济奇迹相比亚洲四小龙,并不算什么。
当然,这是比较总体,中国是一个十亿级的人口大国,无论是从土地面积还是人口规模,都是新加坡和韩国无法相比的。
新加坡只相当于中国的一座城市,而韩国,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份。
如果我们单中国的城市和省份来做比较,结果会是怎样呢?
拎
我们就拿深圳和新加坡比吧,相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真的是从一块不毛之地崛起的,在成为特区前,深圳完全没有一点工业积累。
其实新加坡建国之初,和深圳也差不多,用水用电粮食石油都需要从马来西亚进口。
深圳从1980年成立特区到2000年,20年时间,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2010年,特区成立30年,深圳正式迈入发达经济体门槛。
2020年,深圳的人均GDP是3万美元以上,已经比整个中国提前30年进入高收入经济体。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最快的城市,但相比新加坡,还是慢了10年。
对比韩国,我们可以拿浙江作为参赛选手。
浙江的土地和人口,和韩国相似。
2020年,浙江人均GDP1.7万美元左右,也算是基本上实现现代化,进入发达经济体门槛。
相比韩国,也是慢了差不多10年。
中国的经济版图,大致分为东部、中部、西部。
2020年,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均GDP,已经都是1.5万美元以上。
再过5到10年时间,东部整体进入发达经济体,个别城市迈入高收入经济体,是大概率的事情。
如果看改革开放后的东部地区和东部的个别城市发展情况,与韩国和新加坡比,差距在10年左右。
真正拉低整体中国发展情况的,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距离成为发达经济体的门槛,至少还有20到30年的时间。
只有中西部跟东部一样崛起,中国才算是真正的崛起,才能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迈入发达国家门槛。
所以,2035年这个时间点,设得还是满急迫的,中西部在15年内,人均GDP很难达到2万美元以上,只能靠东部拉高平均。
所以,中国十多亿人,要想都过上发达国家的日子,真的是要在2050年,到那时,哪怕中西部再落后的地区,至少也能达到发达国家最低门槛。
03
经济发展不在一时快慢,而在持续且稳定
比经济奇迹,中国是比不上新加坡和韩国了。
我们真正要比的是,经济持续且稳定地发展。
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真正要对照的,应该是美国。
美国建国两百多年,从平均增速看,毫不出奇,但胜在持续且稳定地发展。
别看美国经济增速慢,但就像龟兔赛跑,乌龟慢慢爬也能超过中途打瞌睡的兔子。
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一飞冲天,1985年之后,人均GDP一度超过美国,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但随着经济泡沫,日本“失去了二十年”。
美国呢?经济增速不显眼,但还是涨,经过十多年的增长,人均GDP又重新超过了日本。
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经济韧性比经济增速更重要。
未来,中国经济无法再像之前那样每年两位数地增长,这几乎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从曾经两位数增长,到现在5%到6%之间徘徊,中国经济的引擎似乎后劲不足了。
但我们从美国两百多年发展史看,某个时间段的困难,都是暂时了,超强的经济韧性,会带领美国从经济泥潭中爬出,不断地向前发展。
中国,要追求的,不是像亚洲四小龙那样,30年就成为发达经济体,这样的冲劲,中国东部地区已经差不多达到的。
整个大中国,要打造成像美国经济那样的韧性,持续且稳定地增长,这样,时间就是中国的朋友。
美国1776年建国,1894年,其GDP位居世界第一,花了近120年时间。
1944年,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标志,美国综合国力正式成为世界第一。
从GDP世界第一,到综合国力世界第一,这中间又走了50年。
目前,世界普遍预测,中国会在2028年至2030年,其GDP总量超过美国,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算,中国花了近80年时间,GDP成为世界第一。
中国要想成为综合国力世界第一,你说还要再花多少年呢?
这起码还要再花30到40年时间吧,即2050年,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之后,再奋斗20年到30年,在2070到2080年全面超过美国,取代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04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最后,分享毛主席的诗词《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放在今天中国的发展,就是一句至理名言。
每个人都急切地希望中国一下子就成为发达国家。
我也想,我也希望中国像韩国那样,发展30年就成为发达国家,我也希望中国的大城市都像新加坡那样,人均GDP6万美元,妥妥的高收入经济体。
但对于中国这样的一个超大规模国家来说,持续且稳定地发展,才是最为宝贵的。
我们这一代人,可能看不到中国超越美国,但我们的下一代,站立的中国,一定是世界第一。
“风物长宜放眼量”,活在当下,眼看未来。
对于中国的未来,悲观和乐观都有。
熟悉我的读者,应该知道我是属于乐观派。
理由呢,我在《中国有没有前途 》里讲得很详细了。
我们抛开各种说法,就谈谈功利性吧。
我们生在、长在、未来大概率也会死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身家性命,我们的家人、我们的房子、我们工作......这些都在中国。
请问,中国不好,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吗?
盼
如果你是悲观派,你完全可以啥都不干,就回家躺着,最好把房子也卖了,把钱都花掉,及时行乐,等中国崩溃的那一天到来,那你损失是最少的。
如果你是乐观派,确实这不能给你带来什么现实好处,并不是说你说中国好,政府就给你发钱发房子发对象。
如果我们是乐观派,我们要怎么做呢?
当你知道一个股票未来会涨时,你要做的,就是买入它,并且努力挣钱攒钱,持续地买入这个股票,这样在未来二三十年,这个股票都带给你巨额收益。
我们把中国比喻股票交易所,中国大地上的每一座城市,都是一只股票。
我们看好中国,所以交易所里面的股票(城市),大概率是会涨,但涨得快慢,甚至下跌就有区别了。
买股票,我们都知道,买龙头股、蓝筹股是最为稳妥。
所以,我们要想分享中国未来发展的红利,我们要做的,就是买入中国这个交易所里面的龙头股、蓝筹股,这会让我们大概率获利。
具体到现实,就是到大城市工作、学习、买房,在大城市寻找机会。
当然,小地方也不是没有机会,万一小地方遇到了一个超级大利好,那就是妖股,获利也是巨大的。
比如,你的县城,突然被国家划为国家级新区了,雄安新区就是这样。
再比如,你在的五线城市,突然发现地里蕴藏石油了,光靠这个资源红利,当地政府就能建立起一个不错的福利社会,神木县就是这样,人均GDP4万美元以上,富得流油。
但雄安也好,神木也好,都是命,强求不得,而去大城市,则是逆天改命的机会。
未来中国会好,但不代表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做,就等着中国好了,我们就会好。
在中国持续发展、超越美国的过程中,会产生无数机会,我们带着这样的乐观精神去拼搏,不比天天在家念叨中国崩溃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