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8889999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为什么西班牙要从托莱多迁都马德里?

你的位置: 首页 > 门徒平台资讯

为什么西班牙要从托莱多迁都马德里?

2023-08-21 18:21:03

为什么西班牙要从托莱多迁都马德里呢?马德里也不像世界上大多大城市那样沿主要河流,还靠近山区。

泻药,说实话我也看不出从地缘上马德里和托莱多比有什么大的优势。去谷歌搜索了一下,原因说是因为菲利普二世有炫耀国力的想法和顺应爱妃的愿望,遂迁都马德里大兴土木兴建豪华的宫殿。还有一种说法是国王患有“风湿病”。马德里气候相对干旱少雨远离大海,有利于风湿的治疗。

1479年,阿拉贡国王斐迪南(Fernando)与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Isabella)结婚,自此西班牙得到统一。十五十六世纪,西班牙通过殖民掠夺获得大量财富,且于1519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Carlos)被推举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政治经济达到鼎盛。


有了牛逼哄哄的实力,不在别人和妹子面前装个X怎么行。因此卡洛斯的儿子腓力二世(Felipe)为了炫耀本国国力强盛和顺应美人意愿,在马德里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其实他并没有正式宣布迁都马德里,但马德里实际上已经扮演了首都的角色)

谢邀。首先,西班牙的前身卡斯提尔没有固定的首都,托莱多,巴利亚多利德和布尔戈斯都曾是卡斯提尔的首都。在把办公地点从巴利亚多利德迁到马德里后,菲利普二世第一个确立马德里是卡斯提尔的首都。而且迁都本是查理五世的愿望,可是他常年被神罗事务缠身没时间实现这个愿望。

在平息卡斯提尔市民叛乱(revolt of the communeros)时,查理五世解放马德里后,就冠名马德里crowned and imperial(王室与皇室),不仅把法国佛朗索瓦一世囚禁在这里,签订了1526年的马德里合约,还大力修缮扩展位于马德里的皇宫,遗愿也希望与葡萄牙的伊莎贝拉葬在新修的宗教建筑中。

菲利普二世就与当时的皇家建筑师根据查理五世的遗愿共同设计建造了位于马德里郊外的埃斯特里亚尔修道院,这座建筑从1584年建成以来就是包括查理五世在内几乎所有西班牙国王的沉眠之地。

上图上方为托莱多,下方为巴利亚多利德,1617年发表


1562年的马德里,画家Anton van den Wyngaerd

  这是个好问题。

  回答的关键在于,马德里最初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首都】,而是一个【君主行在】。

  古人对于“首都”的理解和现代人是不一样的。在古代,权力往往是属人的,也就是说,君主本人是权力的主要象征,而他所在的地点,或说【君主行在】,是次要的,甚至是无关紧要的。

  随着行政机构的扩张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君主常驻的城市渐渐得到特殊地位,最终超越君主本身成为国家权力的首要象征,这一过程就是【君主行在】变成【首都】的过程。

  在某些行政机构和文化传统早熟的传统国家,具有【首都】性质的城市很早就出现了,但西班牙不属于此类国家。

  应当注意,【君主行在】和【首都】是我们为了理解问题而创设的一组概念,也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理想类型”。历史上任何一个行政中心,可以说都是这两种理想类型按照不同比例调和出的产物。完全属人而不属地,或者完全属地而不属人的权力,都是不存在的。

  因此可以说,“马德里成为西班牙首都”包含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561年,马德里成为西班牙的君主行在。

  第二阶段,在长期的文化和政治变迁当中,马德里从君主行在变成西班牙的首都。

  接下来,本回答将以西班牙为引子,介绍历史上“首都”这一事物的诞生。


  在大多数传统社会当中,提起“权力”这个词,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君主本人,而非君主所在的地方。君主是权力的具象化体现,也是其核心载体,而他所在的城市,则不一定重要。

  不同古代国家有不同的传统,有些君主长期在一座城市发号施令,有些君主有两个乃至三五个用于更换的驻地,也有些君主没有固定居住的城市,而是习惯进行不定期迁移。

  卡斯蒂利亚属于其中第三种。

  在1561年之前,卡斯蒂利亚的国王们经常在国土上穿梭,到不同的城市召集法庭和议会。战事吃紧的时候,国王前往南部坐镇;酷热难耐的时候,国王退到北方山区避暑;也有些国王出于懒惰或者个人偏好,干脆就在个别城市常驻。国王的朝廷由幕僚和卫队组成,规模很小,也没有庞杂的部门分工,转移十分方便。臣民只知陛下,不知首都,对他们来说,国王所在的位置,仅仅就是一个地名而已。

  1085年,卡斯蒂利亚从摩尔人手中征服了托莱多,从此这座城市就成了君主行在的若干备选之一。卡斯蒂利亚国王经常到托莱多居住,就和他们经常前往其它城市一样。但国王们对托莱多情有独钟,一是因为这个地方作为西哥特人的故都,是伊比利亚再征服和王朝合法性的象征;二是因为此地靠近安达卢西亚,适合作为前线战事的指挥所;三是因为托莱多是新军事贵族和多元文化的中心,国王可以用它来抗衡北方老卡斯蒂利亚贵族的势力。

  直到查理五世(1516-1556年执政)时期,西班牙仍然没有固定的君主行在。这位皇帝携幕僚在欧洲的各个领地打转,西班牙人多有抱怨,但无可奈何。然而查理五世的儿子,菲利普二世(1556-1598年执政)给了西班牙人莫大的惊喜,因为他选择在西班牙定居下来,特别是在1561年后,他开始常驻在马德里这座昔日的城堡城市。

  然而在当时人的眼中,马德里也只不过是个得到时任国王偏爱的君主行在而已。风水轮流转,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呢?在1580年征服葡萄牙之后,菲利普二世前往里斯本居住了三年,又返回马德里,后世历史学家叹息说,其实里斯本是个更好的定都选择。1598年菲利普二世去世,同年西班牙爆发了瘟疫。1601年,王室迁移到了巴拉多利德,马德里大量市民跟随前去,幸好1606年王室又回到了马德里,这座城市才从人口流失的危机当中复苏过来。

  虽然菲利普二世没有把马德里这个君主行在变成真正的首都,但是正是他的统治为马德里成为首都奠定了基础:他在马德里的28年间,恰好是西班牙帝国的黄金时代,也是行政机构迅速扩张,政治制度定型的重要时期。菲利普二世把蜘蛛网的中心搭在了马德里,创造了一个稳固的结构,后世的国王们也没有做出改动,而是继续加强这个结构。在漫长的17世纪当中,马德里这个君主行在逐渐变成了西班牙的首都。

  这种行在不固定的状况,即使在欧洲的范围内,也并非西班牙的特色神圣罗马帝国是个典型的例子,查理曼居住在小城亚琛,后世的皇帝们则住在四面八方;16世纪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们在布拉格和维也纳之间来来往往,直到三十年战争爆发,才逼他们选择了维也纳;斯拉夫王公们长期索贡巡行;奥斯曼苏丹直到征服君士坦丁堡,才把权力固定在这座城市上。

  在欧洲之外,这样的例子同样常见,除了形形色色的游牧部落之外,伊朗可以说是最突出的典型:君主行在不固定是伊朗的一个传统,阿契美尼德王朝、帕提亚王朝、萨珊王朝都拥有许多君主行在;萨法维王朝的沙阿们每次看到奥斯曼帝国大军压境,逼近“都城”大不里士,就焚烧田野,携臣民弃城出奔,待到土耳其人因补给不足撤军,便若无其事一般打道回府;17-18世纪的各个君主也经常更换行在,直到1796年恺加王朝建立,伊朗的首都才渐渐在德黑兰固定下来。

  在东南亚,君主的宫殿落在哪里,臣民就跟随到哪里。缅甸和暹罗都是先有君主,才有城市,再有国家;吴哥毁坏之后,高棉君主在乌东、洛韦和金边之间来回迁移;爪哇的小王国迁都更是家常便饭。埃塞俄比亚是个拥有数千年文明的古国,但它的居民半耕半牧,君主行在一直漂移不定,直到19世纪才建造了今天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电影《伊丽莎白》中的菲利普二世。这位国王本人,而非马德里,才是西班牙的真正中心。

  公元10世纪,当伊比利亚半岛的伍麦叶王朝逐渐走向瓦解,而北方的基督教王国尚且方兴未艾时,法国的卡佩王朝就在法兰西岛建立了权力,并且在接下来几个世纪当中逐渐把巴黎同法国的最高权力绑定了起来。没有巴黎的法国王权是不完整的,百年战争中的查理七世,以及宗教内战中的亨利四世都将对此深有感悟。

  在部分传统国家,由于自身的文化传统,或者是行政机构的早熟,一些具有“首都”特征的君主行在很早就出现了。这些地方能够同君主分享权力象征(例如巴黎和京都),甚至成为超越君主的权力象征(例如罗马和君士坦丁堡)。

  大体来说,几乎所有政体都经历过“从君主行在到首都”的历史变迁,只是其中一部分国家在古代就出现了类似的转变。而另一些国家,例如西班牙,则是在近代乃至现代才完成了转变。可以说,随着科层制官僚机构的产生和扩张,“首都的出现”是现代化的一个必然结果。

三角形的马德里自治区,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中心

  1830年,新独立的希腊王国陷入了争论,这个国家的一部分精英认为,定都雅典将是可耻的背叛,因为希腊的首都是且只能是君士坦丁堡。

  1861年,意大利实现民族统一,萨伏伊王室及其政府机构从都灵迁移到了佛罗伦萨。新意大利的宪法规定,王国的首都是罗马,而这座城市当时还在教宗以及法国军队手中,十年之后才被意大利收复。

  1908年,斐迪南一世站在大特尔诺沃的废墟上高举宝剑,宣布保加利亚从奥斯曼帝国完全独立,自己也从大公变成了沙皇。大特尔诺沃曾是中世纪保加利亚王国的都城,但现在的首都是索菲亚。

  在以上这些例子当中,“首都”和君主行在已经完全脱钩,不要求行政机构的存在,甚至可能不属于本国领土。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当中,首都被赋予前所未有的权力象征,乃至神圣性,成了固定不变的参照系。换句话说,今日的首都,取代了过去的君主。

  在古人眼中,君主是固定的,首都是流动的;在今人眼中,首都是固定的,君主是流动的。

  在1701年爆发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马德里是决定成败的焦点。波旁王朝的菲利普五世和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大公在首都来回拉锯,就是因为此时的马德里已经如同巴黎一样,成了王国权力的核心。

  在1936-1939年间,国际纵队的战士们一直在坚持抵抗佛朗哥军队对马德里的进攻。因为只要首都不落入叛军手中,西班牙的政权就依然属于共和国。

  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当中,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政治精英围绕行政中心的活动创造了某种类似朝圣的体验,最终构成现代民族意识的一个要素。对于很多现代民族国家来说,它们的首都就仿佛犹太人眼中的耶路撒冷,至尊威严且无比神圣,即使这个城市曾经是殖民地的行政中心,例如雅加达或者布拉柴维尔。

  然而,正是这样的神圣光芒遮蔽了现代人的双眼,误导了我们对古代政体的理解。在那个时代,首都可能并不庄严。

  马德里为什么能成为西班牙的首都?既然它的资质如此平庸。

  难道是只是因为它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几何中心,满足了西班牙君主的帝国想象吗?

  其实只是,有个接棒的人想停下来歇歇脚,不料赛程居然到此结束了......

西班牙内战期间的标语“马德里将成为法西斯主义者的坟墓”。事实上也将成为爱国者和共和主义者的圣地。

emmmmm....据说是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菲利普二世当时想要炫耀国力,并且顺应爱妃的愿望,迁都来马德里,大兴土木、兴建豪华的宫殿。

另一种说法是菲利普患有“风湿病”。马德里气候相对干旱少雨远离大海,有利于风湿的治疗。


不得不说这俩说法都非常西班牙了~



这里是常驻西班牙的“板鸭小豆羹”,如果大家还有关于西班牙留学签证/境外服务/名校申请/生活攻略等问题or疑惑,都可以私信或艾特我,或关注学姐公众号: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电话:0898-66889888  手机:18888889999
Copyright © 2012-2018 门徒-门徒娱乐-注册登录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琼ICP备88889999号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