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俏彬:我国经济结构优化步伐不断加快
冯俏彬/文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初步测算,上半年我国GDP为593034亿元,同比增长5.5%。在速度稳步回升的同时,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在朝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一、服务业占比提升
经济发展是循序而进的过程,表现在经济结构上,就是第二产业超越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超越第二产业逐渐成为主要经济部门的过程。数据显示,我国在继续保持制造业大国地位的同时,各类服务业正快速发展。从上半年的数据看,第三产业占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的56%,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贡献率占比达到66.1%,远高于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进一步地,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齐头并进,有高技术含量、与实体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增长,同比达到12.9%;与经济活跃度高度相关的交通运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等,同比增长了6.9%、10.1%、6.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疫后经济社会的稳步恢复,住宿和餐饮业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回升,同比增长了15.5%,展现了强劲的活力。
二、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我国已进入主要依靠内需拉动经济的新阶段,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今年以来,我国消费总体呈现较快恢复态势,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已接近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快于商品消费,二是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速快于城镇居民。这都反映出在疫后经济社会回归常态的情况下,我国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也同时表明,我国经济正由过去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向更加依靠内需和消费,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累积,需求结构正朝向优化升级的方向阔步前进。
三、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同时也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等问题。从上半年的情况看,我国工业部门疫后迅速恢复,保持了强劲增长态势,产能利用率达到74.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与此同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特征快速累积。一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2.3%,其中电气机械和汽车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铁路船舶、仪器仪表、专用设备生产良好,“神舟”升空、大飞机首航,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加速增长。二是高技术制造业强势增长。半导体生产设备生产高速增长,“卡脖子”状况有所缓解。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其他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分别增长36.3%、12.5%、20.0%,表现十分亮眼。三是绿色发展成绩喜人。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组、水轮发电机组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4.5%、48.1%、32.3%,与绿色产业相关的材料,如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分别增长89.1%、86.4%、54.1%。四是新能源汽车“扬帆出海”,产量同比增长35.0%,与之相关的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6.4%、53.1%,已成功抢占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
四、粮食能源保障坚实可靠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化、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的背景下,统筹发展与安全、夯实粮食能源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上半年,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了5.1%的情况下,我国原煤连续增产、油气稳定增长、电力保障有力,能源生产与消费基本协调有序。粮食方面,受“烂场雨”等不利因素影响,夏粮产量稳中略减,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保证了即使在极端情况下,也能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五、居民收入结构有所改善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疫后复苏通道,全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5.8%。一是工资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13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人均经营净收入304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受近郊游和农家乐持续升温等因素带动,农村居民第三产业经营净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2.6%。二是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所增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174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其中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有序推进,农村居民人均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0.8%。三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7.8%、实际增长7.2%,均快于城镇居民2.4和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有所收敛。
当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制约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与矛盾。下半年,要特别重视解决民间投资预期转弱、居民需求不足等问题,及时采取行动,回应社会关切,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推动经济运行实现整体好转,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如期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