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支持政策还会有哪些?贾康:这一轮政策优化是“啃硬骨”
2024-05-13 09:33:54
虽然房地产“至暗时刻”已过,但复苏之路并非坦途。过去三年,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如今正走出低谷,此时,如何有序复苏,如何监管以避免重蹈覆辙,是整个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3月5日,新京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10小时直播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在房地产专场中,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认为,接下来地方政府会在辖区之内考虑出台一些支持配套政策,各个地方不应是一个套路,而是要有定制化解决方案。
新京报:自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性的政策频繁推出,政策工具箱还有哪些工具可用?
贾康:自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后,房地产政策“暖风”频吹对接到操作层面来看,前段时间,央行和相关金融管理机构推出“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以及规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即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接下来,地方政府会按照中央要求的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在辖区之内考虑出台一些支持配套政策。各个地方不应是一个套路,而是要有定制化解决方案。
现在来看,“冰火两重天”格局早已形成,在“火”的一边,虽然政策不会再大力支持升温,但一段时间内在投融资支持之下,仍将进一步回暖。而且在综合效应上,这会带动“冰”的城市也有所回暖。
另一个判断是,各地政府在政策优化过程中、在对中央大的指导方针贯彻中,是要建立更健康的发展模式。这一定不能简单照搬某个固定的方案。政府一定要特别关注低收入阶层住有所居的公租房、保障房的有效供给,更加努力地托好社会政策底线,同时通盘优化辖区内的多层次有效供给方案。实现房地产政策优化,也不能是简单化的完全放松。
众所周知,前几轮全国房地产调控中,不论热、冷都很“难受”,地方政府焦虑,老百姓不满意,出现“过山车”“打摆子”式的起伏。怎么进行标本兼治?这一轮调控政策的优化一定要跟“啃硬骨头”的改革融为一体,打造长效机制,不同的地方当然会有不同的特点;配套改革方面,中央也会给予一些指导。
可以看到,在中央强调推进共同富裕的导向下,特别注意启动基础性制度建设,这里面,除了土地制度改革、住房双轨统筹制度改革、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双轨统筹改革等的配套改革优化之外,还必须有很多人听了皱眉头的不动产保有环节(包括消费性住房的持有环节)也要考虑税收调节,进行从无到有的房地产税制度建设。
记者 袁秀丽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