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茶馆
引子
说起茶馆,很自然地会想起老舍的经典话剧。不过,老舍的《茶馆》是一部典型的悲剧,无论改编成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是黑白底色的,令人心生压抑。
汪曾祺笔下的茶馆,却读来令人愉悦,有着与老舍作品不一样的观感。
只不过,他的茶馆比老舍先生多了一个“泡”字,他在《泡茶馆》文中,泡了十个茶馆,便“泡”出了抗战时期昆明的市井百态,以及西南联大师生的学习与生活,散发着历史的浓浓醇香。
众所周知,汪曾祺的小说与散文,处处遵循恩师沈从文的教诲“贴着人物写”,也呈现出汪式特色—“散文式小说”。至于散文,更是“散”的不成样子,但说的都是“人话”,娓娓道来,如唠家常。
01
他的《泡茶馆》总算创了新。开篇点题,中间散、杂、乱,最后一股脑的总结式抒情。
可正是这种标新立异的写法,整篇文章读起来,引人入胜加忍俊不禁,然后回味无穷。
点题直截了当。为什么叫“泡”,而不是“坐”。汪曾祺的一位陆姓同学,现身说法,为“泡”作证。
这位被汪先生视为“泡茶馆冠军”的陆同学,将洗漱用具放在相熟的茶馆里。每天一起床就去,刷牙洗脸后,两个烧饼就一碗茶,然后看书。
除了中午出去吃饭, 三碗茶在茶馆里“泡上”一天,直到夜深,才回学校睡觉。
陆同学的“光荣事迹”里,透着三个信息。
一是茶钱肯定不贵;
二是茶馆老板厚道;
三是陆同学读书用功入了魔。
否则,汪曾祺笔下的“泡”字就失了色,与当下一些大学生喜欢泡酒馆何异?
02
“泡”的幽默。汪先生虽慈悲心肠,但也恩怨分明。看着不入眼的,必讥讽,甚至不着痕迹地骂上几句,骂词令人发笑。“泡”,也就活色生香起来。
面对两个茶馆的女人,汪曾祺的态度截然相反,一个是同情,另一个则是笑讽。
生了许多孩子的女人,一边奶着孩子,一边忙碌着为客人冲茶。
而他的男人,“壮如猿猴,而目光锐利如鹰”,整日里什么活也不干,每天还喝一大碗牛奶。“这个男人是一头种畜”。汪曾祺在文中骂道。
他感叹道,中国女人似乎有一种天授的惊人耐力,多大的负担也压不垮。厚道的汪曾祺,中肯的评价。
被讥讽的女人,是另一间专门招待大学生的茶馆女主人。
这年轻女子,不仅逢人媚笑,还看人下菜碟。拿卖花生来说,好看的就多给些,难看的则给得少。
“心虚”的汪曾祺和同学们,每次都派长得英俊的“小生”去买。这着实让汪先生不忿,记了一辈子。几篇文章中,都能见到这位媚笑的“花生西施”。
还有一家茶馆让汪先生讥讽有加,连同出入的客人和同学。这家墙上贴满了美国电影明星的疑似“茶馆”,来的都是“穿西装和麂皮夹克的有钱男同学”,还有把头发卷成香肠似的女同学。
一到周六,这家茶馆就关了门,里面开始“嘣嚓嚓”。想来,汪曾祺当年听到这声音,一定很生气。
03
茶馆里“泡”出的处女作。时隔四十多年,汪曾祺对学生时代的昆明茶馆,依然如数家珍。
那几年,他和同学泡茶馆时,创办了校内杂志《文聚》。同时,他的最初几篇小说,也是泡茶馆时写的。
这包括汪曾祺的处女作《悒郁》。这篇作于茶馆的短篇小说,被当代专家们视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汪曾祺版”。
也不知道,九泉之下的汪先生是否认同这一说法。
通读一篇汪曾祺的处女作之后,没读出处女作的青涩,反倒感觉作品很“香甜”。摘录两段,尝一尝味道。
“秋天生长在淡淡的稻花香里,成熟于戟指的稻芒上。秋天总不免有些悒郁,成熟的稻穗也低垂了头!”
“嗨,这胸前为甚么起伏得这么剧,跳甚么?春天的花过去了,夏天的云过去了,秋天的一把白了头的狗尾草在风中摇,谁家葡萄园不采摘葡萄酿酒?无意又似有意的,她的手触到自己的胸脯边,忽然无端的红起脸来。”
是不是有点琼瑶阿姨的味道?原来,汪先生也是当代“糖水文学”疑似鼻祖之一哦。
考证一下,《悒郁》作于1940年11月21日,这时间正好是汪曾祺在昆明就读西南联大二年级。可以想象,昆明的茶馆。门外的小摊贩大声吆喝着,叫卖酸角、拐枣、泡梨和葛根。
一位20岁的男生,在斑驳的老式茶桌前,奋笔疾书。桌腿靠着一根由硕大青竹制成的水烟筒,几个光着屁股的幼童在桌子底下捉迷藏,一位敞怀奶孩子的妇人在扫地,一边叫着男生,“抬抬脚,抬一下脚”......
这不是对汪先生大不敬,而是还原他当年写处女作时的景象。
实在想不出,汪先生当年该是多么强的定力,多么丰富的想象,才能写出旖旎景色,以及甜美的小女孩哦。
04
茶馆与大师。不仅汪曾祺对昆明的茶馆颇有感情,在他看来,举凡西南联大毕业生,出息者甚多。一位研究西南联大的美国教授曾说过“西南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化、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
汪先生回忆道,联大的学生泡茶馆,除了吹牛,大部分时间用于读书。
一是学校图书馆座位不多,宿舍里没有桌椅。
二是同学们在茶馆的自由氛围里,可以拓宽学术思想,通过充分的激烈的讨论,提升各自的学业水平。
遥想抗战时期的昆明,日军飞机几乎每天都来轰炸,性命攸关之时,西南联大的师生们,筚路褴褛而痴心不改,秉持科学救国之精神,埋头读书,抬头做人。
小小的茶也能泡出众多行业巨擎,国之栋梁。这不正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侧证吗?
感谢汪先生的茶馆,让我们重温那段峥嵘岁月。